危险化学品和实验室安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暨“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专业论坛隆重举行
10月15日上午,值此中国化工学会和德国德西玛共同主办2025年第十二届阿赫玛亚洲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举办期间,学会危险化学品和实验室安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专业论坛隆重举行。中国化工学会监事长严炜,上海市科协二级巡视员、学术与创新部部长潘祺,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党工组长、副理事长于建国,学会秘书长徐忠伟,上海华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部总经理邬刚、安全环保中心副总监刘恒,支持单位上海市健康安全环境研究会和光合希求(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代表及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安全领域专家学者近百人参加大会,会议由学会副秘书长陈强主持。
华炜在致辞中肯定了专委会成立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专委会在学会引领下,集合企业、科研机构与院校力量,打造良性沟通平台,推广安全文化,实现全方位安全效益;二是鼓励专委会深度参与国家、地方及企业安全工作,围绕标准规范制定修订建言献策,提供专业社会服务;三是专委会要组织跨学科、高层次专家学习,打造有影响力的安全服务产品;潘祺在致辞中强调,专委会作为学会“核心细胞”,需聚焦危险化学品和实验室安全核心问题,发挥学术交流、科技服务与自身建设三大功能,为上海安全城市建设提供专业支撑;于建国在致辞中指出,当前上海化工产业呈现“生产设施大型化、研发活动高频化”特征,危险化学品作业量持续高位运行,对城市管理监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同时,高校实验室使用人数激增、危险品种类增多、学科交叉明显,实验内容多变且人员构成复杂,潜在安全风险不容忽视,他特别强调安全与教育的深度关联,一线教育工作者应将安全作为办学特色,置于核心位置,他对专委会工作也提出希望:一是要打破“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的资源壁垒,推动安全管理经验、技术成果与人才资源的共享融合,助力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探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控新路径;二是要扛起科普责任,组织专家走进街道、居委会,将专业安全知识转化为群众易懂的内容,让安全理念深入社会基层;三是要搭建开放平台,吸引更多仁人志士加入,鼓励师生分享安全管理优秀思想与实践经验,让从业者在安全事业中实现个人价值与行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徐忠伟宣读危险化学品和实验室安全专业委员会批复文件及专委会主要成员名单,华炜、潘祺、于建国和徐忠伟为危险化学品和实验室安全专业委员会揭牌,于建国为专委会主任刘恒发放聘书,徐忠伟、邬刚向专委会副主任蔡东升、徐宏勇,秘书长王佳庆、副秘书长潘灵玲颁发聘书。刘恒介绍了专委会工作规划,明确将以“推动安全管理创新、强化风险源头防控”为核心,联动各方资源构建安全服务体系 。
在专业论坛上三位行业专家带来精彩分享。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EHS合规管理顾问张玺喆,结合多年实践经验作了《危险化学品合规管理的现状与展望》报告;清华大学化工系高级工程师、实验室安全督导专家组组长杜奕,从“三全育人”视角剖析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上海作本化工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国家应急管理部特聘专家葛安卡,则聚焦智能化技术在变更管理风险管控中的应用,为行业提供前沿解决方案。
此次专委会的成立,将进一步联动华谊集团、上海市健康安全环境研究会等单位,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专委会将持续开展安全学术研究、标准制定、科普宣传与人才培训,为上海建设国际化安全城市、推动化学工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