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农化,创新赋能” —— 2025年农用化学专委会年会顺利召开
11月9日,“智汇农化,创新赋能”2025年学会农用化学专业委员会年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顺利举行。学会秘书长徐忠伟、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副院长赵懿琛、农用化学专委会主任徐晓勇分别致辞,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聚焦农药管理政策、分子创新、病虫害防控、绿色农药研发等前沿领域,共话农用化学的未来发展;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研究员、副总农艺师刘绍仁通过线上给与会者带来了关于《农药登记生产和标签管理新规定》的专题报告,深入解读了最新政策法规及其对行业的影响。农用化学专委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沈国清主持开幕式,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程家高,农用化学专委会委员、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授朱同贺分别主持上午和下午的技术报告会,农用化学专委会委员、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张颂函主持青年学者科技论坛。

上午的技术报告会上,贵州大学郝格非教授介绍了《农药信息学平台的构建及应用》,展示了信息技术与农药研发融合的新成果;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员、上海市农药检定所副所长武向文详细分析了《上海市水稻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现状及问题》;南京农业大学张明智副教授则分享了《靶向LeuRS的杀菌分子发现研究》,提出了新型抗菌机制的探索路径。

下午的技术报告会上,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房加鹏研究员就《杂草稻类型的鉴定及其对HPPD类除草剂的耐药性机理》进行深入剖析;上海生农生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王大中研究员分享了《80%杀虫单吡丙醚乳粉剂的制备》实践经验,为绿色制剂提供了新思路;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李新新研究员对《氟吡菌胺及其代谢物、霜霉威在绿叶蔬菜上的残留行为及膳食风险》进行了详尽解析;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高萍研究员介绍了《草莓灰霉病菌对SDHIs杀菌剂的抗药性监测及交互抗性》研究进展;上海泰禾化工有限公司徐鹏《含烷氧乙酸酯的四取代苯类PPO除草剂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冯煌迪教授的《炔丙胺多样性转化研究》分别就除草剂分子与多样性转化进行了精彩报告。

在青年学者科技论坛上,青年研究者向与会人员汇报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华东理工大学茹一帆介绍了《含噁二唑结构的烟酰胺类杀菌分子的发现及活性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李光辉分享了《井冈羟胺A的衍生化及活性研究》,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祝燕娟则带来了《氟唑菌酰羟胺对斑马鱼胚心脏胎发育的毒性效应及分子机制研究》,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张荣康和华东理工大学程亮亮分别报告了《恶唑螺环类农药的合成研究》和《具有柔性骨架的β-酮腈类杀菌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的新型杀菌剂的合成与设计;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王瑜则以《基于纳米材料介导的桃蚜RNAi防控机制研究》为题,展现了前沿生物技术在农药中的应用潜力。

会议还举行了优秀论文颁奖仪式,学会农用化学专委会主任徐晓勇宣布获奖人员名单,学会会员管理部主任樊佩芝、高级技术专家钱瑞瑾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专家为青年学者颁发证书,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在农用化学领域持续深耕、勇攀高峰。
.jpeg)
本次年会不仅是一次学术思想的盛宴,更是一次跨领域、跨机构的合作交流会议,通过深入研讨与广泛交流,进一步推动了农用化学前沿技术的融合创新,也为实现绿色农业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注入了新动能。
会议得到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生农生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